首页 > 行业动态 > 【能源转型】极端天气频发呼唤清洁能源,氢能有多火?3万亿投资在路上(下)1/4

【能源转型】极端天气频发呼唤清洁能源,氢能有多火?3万亿投资在路上(下)1/4

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1-11-17

导读:

❶ 氢能有多火?3万亿投资在路上!哪些细分有望成为风口

❷ 光伏巨头抢滩氢能市场,看重什么?

路线图各有不同!全球主要国家氢能战略

 专访李灿院士:碳中和是一场注定漫长的宏大征途,能源革命照亮未来生活

------01------

氢能有多火?3万亿投资在路上!

哪些细分有望成为风口

▎在锂电等行业稍许“降温”之际,频发利好政策的氢能源迅速进入了市场的视野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纷纷纳入首批氢能示范城市名单后,氢能有望迎来一轮高速发展期,相关公司也因此有机会充分受益。

短短的5个月,全球氢能累计投资从3000亿美元跃升到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亿元)!

近日,国际氢能理事会(Hydrogen Council)与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氢能观察更新版(Hydrogen Insights Updates )》报告称,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加速,作为一个关键的能源转型支柱,氢能投资呈现加速的趋势。

报告称,自2021年2月以来,全球新宣布了131个大型氢能项目,累计有359个项目。到2030年,对氢能项目和整个价值链的投资总额估计为5000亿美元。

大约1500亿美元,即总投资的30%,用于成熟的氢能项目上。成熟的项目被定义为已达到规划状态、已通过最终投资决定或与目前委托、在建或已运营的项目关联的项目。

有了这些投资,到2030年低碳氢生产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年,比2月份报告的项目水平增长60%以上。其中,70%的生产能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另外30%来自化石燃料和碳捕获与储存(CCS)产生的低碳氢。

30多个国家制定了具体的氢战略,并拨出了760亿美元的政府资金。欧洲仍然是氢能开发的中心,占已宣布项目的50%以上,估计投资额为1300亿美元。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氢能“发动机”,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占能源份额的10%。

国家、地方、公司三大层面 

重视氢能潜力

国家、地方、公司三大层面集体政策利好的这一幕可以说是似曾相识,目前热门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行业也是从2009年“十城千辆”政策完成初步的起步,经过10年的补贴到2020年才逐渐形成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实现产品降本并完成整个锂电的产业化。

同为新能源的一员,氢能的产业链在我国今年定下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也有望复制动力锂电的商业化路径。

1.国家政策

8月10日,工信部表态将支持发展零碳排放的氢气发动机,同时还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氢气内燃机。

当然,这也不是我国第一次发布倾斜于氢能发展的政策,早在2020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和能源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明确了示范城市和“以奖代补”的方式。

更是在11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氢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

2.地方政策

在国家政策围绕燃料电池汽车及氢能供应给予示范城市群补贴后,我国各个主要省市如上海、广东、北京、河南、河北等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并明确申报示范城市/城市群,目前来看北京、上海和广东率先进入名单

8月23日、26日和31日,北京、上海和广东牵头申报的京津冀/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已被国家五部委批准为首批示范城市群。

此前北京表示要在2025年前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上海也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100座,形成产出规模近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0000辆。

3.公司层面

除了国家和地方层面,我国产业链上中下游各大公司其实也已经提前开始布局氢能产业链,中石化、中石油、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能源龙头均布局和推动加氢站建设,欣锐科技等零部件公司。

长城、一汽等车企也是纷纷开始加码氢燃料电池汽车,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宝丰能源等光伏行业龙头也在争相布局光伏制氢。

加氢制氢将是产业链

最先启动的环节

随着一大批央企带头布局氢能产业链,氢能时代正在到来。

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关于氢能产业园、加氢站建设规划陆续出台。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中石油等二十余家大型央企纷纷跨界发展氢能产业。

氢能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氢能制备,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氢燃料电池及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

上游的氢气制备主要技术方式有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电解水和工业副产品制氢。

中游是氢能储存运输,目前储存氢能源的方法主要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气和固体材料储氢三种。

另外加氢站是氢能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将不同来源的氢气经过压缩机增压储存在站内高压罐中,再通过加气机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

下游是氢能源的应用环节,氢的传统应用是以化工业为主,但目前以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应用成为新的方向。

在氢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多家机构认为加氢制氢将是整个产业链最先启动的环节。

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目前氢能源类似电动车2013-2014年起步阶段,整个产业链经历“高层强调—政策加码—地方政策跟进— 销量爆发” 的过程,而顶层设计和地方政策跟进首先体现在此前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加氢站建设。

来源:网络
编辑:阿莱
联系我们:400-1800-10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莱月赞同其观点,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建议。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莱月400-1800-108取得联系。

下一篇:【能源转型】极端天气频发呼唤清洁能源,氢能有多火?3万亿投资在路上(下)2/4 上一篇:【能源转型】极端天气频发呼唤清洁能源,氢能有多火?3万亿投资在路上(上)4/4
©莱月再生 鲁ICP备18046704号-1 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 诚信示范单位 行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