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政策】废钢产业将为碳达峰目标贡献什么?
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1-11-09

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同时也给产业转型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毫无疑问,双碳发展目标将重塑全球经济,也将重塑包括中国钢铁在内的所有产业。
我国钢铁产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钢铁产业都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10.53亿吨,占2020年度全球粗钢产量的56.5%。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产业又该怎么做?
方案明确指出了方向: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那么,废钢产业到底能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什么?让我们来细算一笔账。
废钢是唯一可以替代铁矿石的炼钢原料。用废钢炼一吨钢,相比用铁矿石炼一吨钢,可节约350千克标准煤、1.7吨新水、1.6吨精矿粉,1.6吨的碳排放,废渣减少3吨,节省石灰石0.28吨。
以辽宁省为例,2020年全省废钢消耗量达到1920万吨,其中社会采购废钢需求量达到1600万吨,折合炼钢总量约1360万吨,可以节约476万吨标准煤、2312万吨新水、2176万吨精矿粉,2176万吨碳排放,废渣减少4080万吨,节省石灰石380.8万吨。
2020年全国废钢消耗量达到2.6亿吨,折合炼钢总量约2.21亿吨,可以节约0.77亿吨标准煤、3.76吨新水、3.54亿吨精矿粉,3.54亿吨碳排放,废渣减少6.63亿吨,节省石灰石0.62亿吨。
采用废钢铁炼钢,不仅节约能源资源,同时也对减碳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是钢铁大国,但我国短流程炼钢占比远低于美国、欧盟和韩国等先进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在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废钢产业是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辅助。
既要保证钢铁产业有序的生产格局,也要实现碳约束下的均衡;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构建废钢产业安全产业链和繁荣的生态圈势在必行。未来,废钢产业将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变革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网络
编辑:阿莱
联系我们:400-1800-10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莱月赞同其观点,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建议。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莱月400-1800-108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