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钢企或迎新机遇!阿富汗重建对中国钢铁行业影响几何?

钢企或迎新机遇!阿富汗重建对中国钢铁行业影响几何?

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1-08-18

日前,阿富汗形势变化迅速,局势发生重大改变,不断传出协商建立开放包容的伊斯兰政府与加快国内重建的声音。此刻,不论是国家还是人民,都对阿富汗的稳定与重建充满了憧憬,期待着新希望的到来。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6日表示阿富汗局势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我们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意愿和选择。中方期待这些表态能够落实,确保阿富汗局势实现平稳过渡,遏制各类恐怖主义和犯罪行径,让阿富汗人民能够远离战乱,重建美好家园。中方尊重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自身命运前途的权利,愿继续同阿富汗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阿富汗和平与重建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阿富汗或将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钢铁企业来说,会有哪些影响呢?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地区恢复重建的过程,是一个重大机遇,因为需要大量水泥、钢材、工程机械、设备等物资,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专业人员。这对于中国的钢铁企业来说,是一个能够实现“走出去”的好机遇。除了阿富汗对于中国参与重建的期盼外,还有其他几点的可行性原因。


一、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地带

早在2000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把伊朗、阿富汗与中国人民联系在一起。阿富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沿线交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处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连接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阿富汗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局势演变对中国能否顺利有效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恢复重建的阿富汗,能够有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对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以及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钢企“走出去”的趋势驱动

近年来,由于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和市场供大于求,我国钢铁企业经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钢铁行业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说明,过去多年来规模扩张的道路已经走不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因此在此过程中,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也渐渐地成为了常态。

2017年5月12日,国新办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能合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在产业合作方面,中国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到沙特、阿联酋、马来西亚、印度等交流对接,指导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到国外去建厂。

截止目前,包括宝钢、河钢、德龙、青山集团控股在在内各个钢企在全世界至少20个国家进行海外建厂,来实现产能外移,拓宽海外市场!因此铁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更是一条必然的路径,或许是企业发展的另一方向。

三、有中国企业建设的先例

从2005年市场充斥的中国商品到2008年中冶和阿富汗达成一项价值30亿美元的协议,获得喀布尔以南40公里处艾娜克铜矿的开采合同。还有后来的中国石油项目、民企工业明海钢铁、纸尿裤等,这也表明中国在阿富汗的建设已非空白,而是已经有了不少中国企业进入阿富汗的先例。这对于中国钢企来说,也是提供了一种“走出去”的可能。

四、阿富汗的矿产资源丰富

2010年,美国地质学家发现阿富汗的金、铁、铜、锂、钴及稀土等矿产资源丰富,价值至少1万亿美元。其中,阿富汗的锂矿资源尤其丰富,美国国防部当时甚至在内部备忘录中称阿富汗是“锂矿中的沙特阿拉伯”。

2020年,一位分析师曾在时事杂志《外交学者》上刊文称,阿富汗可能拥有6000万吨铜、22亿吨铁矿石、140万吨稀土,以及大量铝、金、银、锌、锂、汞矿。

对于阿富汗来说,要开发这些矿产并非易事。多年战争冲突下,阿富汗的基础设施遭到大量破坏,铁路、公路、发电厂都残破不堪。而开发采矿项目最根本的就是要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但对阿富汗而言,这可能困难重重,急需要外部力量参与到阿富汗的重建中来。

综上所述,阿富汗重建的迫切需要和上述因素的交织影响,也给了中国钢铁企业一个机遇。但阿富汗的重建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

首先,在经过这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之后,阿富汗目前已经基本还原成了农业社会,而且常年战争留下来的损害仍然到现在都难以清除。

其次,阿富汗目前经济差,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而且交通差矿产开发成本也高。

综上所述,重建工程会需要大量时间且需要更大的投入,才能够有可能达到理想目标,而在这之前需要的不止是阿富汗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要在参与阿富汗的重建过程中主动作为,但也要量力而行。因为机遇同样对应着风险,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钢铁企业在选择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为投资收益不会短期实现,前期资金和技术的哺养不会少,而且向不熟悉的市场扩张,钢企要做好风险控制。

不管如何,“走出去”是中国钢铁企业未来的必然选择,坚持扩大改革开放,坚定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直接投资、并购、参股等方式在海外建立资源基地,巩固和提升资源保障能力,也将在此过程中推动全球钢铁行业的不断发展!


来源:网络
编辑:阿莱
联系我们:400-1800-10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莱月赞同其观点,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建议。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莱月400-1800-108取得联系。

下一篇: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退城搬迁……唐山多措并举打造“唐山蓝” 上一篇:宁钢2号2500立高炉预计10月30日点火烘炉!
©莱月再生 鲁ICP备18046704号-1 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 诚信示范单位 行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