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1-08-17
今年以来,国务院安委会、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前后多轮派出工作组,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明查暗访。在钢铁领域,发现了哪些重大事故隐患,一起来看!
镜头一
明查暗访:湖北钢铁企业
发现问题:在钢炉下方发现多处积水;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等。
现场画面:钢炉下方地面发现多处积水。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
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存在积水,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依据《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现场画面: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
明查暗访回放
5月25日,国务院安委办暗查暗访组在湖北黄石抽查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情况。随机抽查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时,在钢炉下方地面发现多处积水,钢液若跟水接触将会爆炸。26日,检查另一家钢铁企业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发现该企业炼铁厂煤气管道放散管高度不达标存在风险。此外两家企业委托的相关中介机构,均存在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照搬照抄等问题。最终两家企业共查出12条重大安全隐患,企业被要求限期整改。
镜头二
明查暗访:辽宁钢铁企业
发现问题:部分连铸机事故罐内存放大量杂物;部分场所未安装一氧化碳报警装置等。
现场画面:连铸机事故罐内存放大量杂物。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
金属铸造、连铸、浇铸流程未设置铁水罐、钢水罐、溢流槽、中间溢流罐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依据《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明查暗访回放
5月,国务院安委办派出了8个暗查暗访组,分赴全国11个省,对煤矿、危化品、钢铁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暗查暗访。在辽宁大连市临港工业区,暗查暗访组对一家钢铁制造企业进行了突击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部分场所未安装一氧化碳报警装置。
镜头三
明查暗访:江西钢铁企业
发现问题:操作室设在铁水吊运影响范围内;一氧化碳报警器位置不合理难起效等。
现场画面:炼钢厂铁水倒罐站操作间外,起重机正在吊运铁水罐。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依据《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明查暗访回放
7月,国务院安委会派出16个督导检查组陆续奔赴全国各地,对15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督导检查。第六督导检查组来到江西省位于九江市的九江萍钢钢铁有限公司。督导检查组专家现场检查了炼铁、炼钢等生产单元和煤气柜区域,认定操作室主结构墙与铁水吊运通道存在一米左右的交叉,属重大隐患。
次日,督导检查组来到位于新余市的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煤气柜区域和炼铁厂。督导检查组上到高炉本体各层平台,逐层检查是否设置了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器。高炉上虽然对照“钢8条”的要求设置了报警器,但部分报警器的位置并不理想。有的报警器正处风口,一阵风过来,测得的数值显然会低于实际情况。
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切实提高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防止事故发生,各省市先后部署钢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确保安全生产。
湖南:开展金属冶炼企业安全恒产专项执法检查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了关于开展金属冶炼企业安全恒产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通知要求对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三钢”),湖南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五家公司,集中开展一次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
通知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原则,组织应急管理部门对全省冶金、有色等行业存在金属冶炼活动的企业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集中消除一批重大事故隐患,集中曝光一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集中查处一批突出问题,推动金属冶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消除监管盲区漏洞,坚决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
陕西西安:部署开展金属冶炼企业安全专项整治
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印发《粉尘涉爆、金属冶炼、液氨制冷企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并组织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粉尘涉爆、金属冶炼、液氨制冷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专项整治工作分为制定方案、自查整改、督查检查、整治总结四个阶段。整治范围包括国务院安委办工作组检查发现的问题企业,全市粉尘涉爆、金属冶炼、液氨制冷企业。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进一步摸清全市粉尘涉爆、金属冶炼、液氨制冷底数和安全管理现状,健全完善工贸行业重点领域和高风险作业环节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高企业自我防控风险的能力,停产整顿一批现实风险高、隐患问题突出的企业,挂牌督办一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立案查处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全面提升工贸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山东:开展决战决胜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山东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决战决胜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决战决胜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江苏:启动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执法百日行动
6月到9月,江苏省依照计划启动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执法百日行动,整合江苏市县业务骨干力量,组建执法检查组,采取“三位一体”行政执法模式,对江苏省冶金等工贸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抽查。
抽查检查范围主要包括工贸行业中涉及金属冶炼、涉爆粉尘、大量使用危险化学品等安全风险较高的企业;近年内连续发生亡人事故、一年内被应急管理部门实施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未按期整改销号、纳入失信惩戒名单,以及主要负责人安全“红线”意识不牢、责任不落实等企业。执法重点内容包含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等企业是否存在应急管理部重点执法事项所列情形;企业是否依法落实主体责任;是否按《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要求,落实企业和主要负责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责任,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冶金等工业企业是否存在省级重点执法事项所列情形等。
根据《通知》内容,各级各部门对未实现全覆盖的行业领域,制定工作计划,开展企业单位再梳理,确保尽快实现全覆盖。对排查出的隐患,要逐个实行清单式管理,落实整改责任、措施、时限,能立即整改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务必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完成;对未完成整改的重大隐患,以及新发现的重大隐患,逐个分析情况,立即停产整顿,不达整改要求不得复工;要坚持动真碰硬,通过曝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惩治一批典型违法行为、通报一批“黑名单”生产经营企业、取缔一批非法违法企业、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五个一批”,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实现“惩治一个、震慑一片”警示效果。
河北:进一步加强钢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7月14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钢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各地要督促企业严格标准,认真对照应急管理部关于钢铁企业专项执法检查的8个重点事项,以及工商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或相关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企业必须建立完善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帐,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及时整改销号。
通知要求,各地要督促企业突出重点,严格管控高风险作业环节,主要涉及:因环保等原因造成的临时性停限产、涉煤气作业、各类检维修作业、以及有限空间作业等。临时性停限产期间,企业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共同研究制定停限产技术方案及停限产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各类高风险作业,企业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各项规程及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作业过程得到有效管控。
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措施,动态掌握本地企业排查治理进展情况,定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持续紧盯企业隐患问题整改。结合本地企业实际,不断强化各项安全监管措施,对于不认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严厉查处。及时将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销号,确保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动态清零”。
冶金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安全生产是钢铁企业生产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宗旨,各大钢企都应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工作,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严格自检自查,消除监管盲区漏洞,坚决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
来源:网络
编辑:阿莱
联系我们:400-1800-10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莱月赞同其观点,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建议。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莱月400-1800-108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