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1-04-28
“‘十三五’期间,我国不断强化循环经济发展顶层设计,推动循环经济制度建设,持续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我国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大幅提高。”4月27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张丛珊同志参加在南昌召开的“2021全国生态文明与再生资源行业会议”上发言时指出。
会议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以下简称中再生协会)主办,江西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安徽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山东省再生资源协会和南京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协办。会议紧紧围绕“政策倾斜,标准助力,重构以绿色分拣中心为重要节点的城乡回收体系”主题,探索在新发展格局下,在“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通过重新构建新的回收体系,促进再生资源产业提质增效,共同抢抓发展机遇,谋划行业发展蓝图。
据统计,2020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10大类再生资源总量达3.78亿吨。
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仍面临着重点行业资源产出效率不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范化水平低、回收设施缺乏用地保障、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难、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张丛珊表示,近期国家发改委已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再利用、资源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引领作用,其中,涉及再生资源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大力推动重点产品规范化循环利用、不断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加大再生资源行业碳减排贡献力度等。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侯顺利在发言时指出,再生资源行业兼具有环保和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属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着高度关联,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供销社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2020年再生资源销售额实现2824亿元,约占全社会的31%,是我国再生资源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侯顺利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再生资源行业一是要立足两网融合,积极打造与垃圾分类回收、固废处理、环境治理相配套的新型回收处理体系;二是要加快产业提质增效,不断拓宽业务领域的经营范围;三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要做强做大,提升行业竞争力。
本年度行业会议上,来自国家主管部门、再生行业组织以及再生资源企业代表350多人共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大计,携手构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碳减排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而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碳减排研究尚待加强。在重点耗能行业,利用废热废气生产零碳能源是一种‘回收利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对体量巨大的可回收物进行循环利用,更是一种实现碳中和效应不可或缺的方式。”与会代表达成上述一致共识。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再生协会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碳中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中再生协会联合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机构发起成立“再生资源产业碳中和研究院”仪式;同期发布首批6家“绿色、低碳、循环案例企业”名单,分别是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广州市万绿达集团有限公司、宁国双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芜湖亚太通用托盘包装有限公司、范蠡(苏州)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江西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来源:资源再生杂志社
编辑:阿莱
联系我们:400-1800-10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莱月赞同其观点,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建议。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莱月400-1800-108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