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供不应求!这种钢火了!

供不应求!这种钢火了!

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2-02-11

        日前,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原秘书长陈卓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正从电工钢生产及消费大国向电工钢强国迈进,且距离越来越近。2025年,我国电工钢产业不但要在数量、品种上力争世界第一,而且要在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研发能力、智能制造、科学管理等方面力争走在世界前列。

        电工钢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亦是产量最大的金属功能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铁芯等。此前,国内电工钢只有宝武集团等少数厂家可以生产,且生产技术处于极度保密状态。近年来,我国电工钢产业在生产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助力了多个重点工程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钢取向电工钢助国家电网为20多个省份输送清洁电力

        2021年6月,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投产发电;2021年7月,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这其中,首钢优质高磁感取向电工钢在白鹤滩水电站两岸主变压器供货占比达50%,在乌东德水电站发电机组变压器供货占比达70%,一次次在大国重器上熔铸着首钢力量。

        同时,首钢取向电工钢广泛应用于“双百万”(容量100万千伏安和电压等级100万伏)特高压变压器、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等,成功应用于淮南-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张北-雄安特高压输电工程、中国高铁首套智能化变电站、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世园会、冬奥会场馆、港珠澳大桥、广东太平岭核电厂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安哥拉、老挝、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级电站、电网工程。截至目前,共有超过500台(套)500千伏及以上变压器应用首钢电工钢服务国家绿色电力电网工程,为20多个省份输送绿色清洁电力能源。目前,首钢跻身变压器材料供应商世界第一阵营,成为全球第4家掌握全低温高磁感取向电工钢技术的企业,相关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沙钢高端电工钢产品研发取得新成果

        2019年11月,沙钢钢铁研究院与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签订了SG50W350及SG35W300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合作开发合同,并共同成立了电工钢课题组。课题组开发出了高牌号电工钢的专有核心技术,于2021年7月成功试制出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

        新试制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SG50W350及SG35W300磁性能远超国家标准,并超过了同类先进企业的产品手册典型值,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其中SG50W350的铁损P1.5/50=2.64W/kg、磁感B5000=1.690T,SG35W300铁损P1.5/50=2.43W/kg、磁感B5000=1.684T,产品厚度精度、同板差和表面质量等指标均达到高标准要求,标志着沙钢电工钢产品从中低端进入高端领域。沙钢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高端电工钢产品全覆盖,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电器产品的能效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太钢电工钢技术实现新突破

        太钢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电工钢快速自粘结涂层产品,于2021年下线。此次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涂层产品首发,标志着太钢在该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该产品厚度小于0.3毫米,不仅降低了电工钢加工过程导致的性能损失,提升了铁心钢度,提升可驱动电机性能,还因为粘结时间小于1分钟的快速粘结特性,更好地适应了驱动电机铁心高速冲压工艺,具备产业化应用条件。

        针对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高牌号电工钢,太钢已形成厚度0.18-0.35毫米低损耗、高效高强等4个系列26个牌号的产品,已成为奔驰、沃尔沃、比亚迪、长城、北汽、理想等知名汽车品牌主力车型国内电工钢原材料方案唯一或主要供应商。作为曾孕育了新中国电工钢技术的发源地,太钢无取向电工钢已形成年产100余万吨产业规模,产品谱系全覆盖。据统计,太钢高牌号电工钢产量居国内单厂第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工业基础等领域。

新钢跻身全国电工钢生产研发第一梯队

        作为国内电工钢领域的后起之秀,新钢集团在电工钢领域可谓“小有成就”,成功轧制出高牌号电工钢产品20ZW1200。这款新产品吨钢订单价格“过万元”,成功打破国内少数几家一流钢企技术垄断,被运用在新能源汽车和无人机等高端钢材需求市场。该产品薄至两张A4纸厚度的0.2毫米,属于高精尖新能源用钢厚度的最高标准。此次0.2毫米电工钢实现量产,使该公司成功跻身全国电工钢生产研发第一梯队。

河钢邯钢攻坚克难炼出优质电工钢

        2021年2月,河钢邯钢邯宝炼钢厂成功冶炼了4炉HBW800和HBW1000两个牌号的电工钢,成功生产出50块、共计980吨的合格铸坯,成分命中率100%,液面波动在正负3毫米以内,拉速稳定在1米/分钟,第1炉辊道直接热送热装,第2-4炉下线后保温热送热装,实现了4炉钢不换水口,铸坯表面质量良好,相关气体样、铸坯热检参数均全部符合质量要求。

        此次生产之前,该厂技术人员克服了诸多困难,进行了严格的成分设计,确认了原料、设备等外围保障情况,并制定了详尽的工艺方案,确保了生产过程控制稳定,各种技术成分指标合格。

        据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共生产电工钢约1318.28万吨,同比增长了17.90%,其中取向电工钢约180.09万吨,增长14.26%,无取向电工钢约1138.19万吨,增长18.50%。

        2021年全国取向电工钢企业20家,产量排前的为:宝钢股份、首钢股份、重庆望变、包头威丰、宁波银亿、浙江华赢;全国无取向电工钢企业20家,产量排前的为:宝钢股份、首钢股份、江苏沙钢、鞍钢股份、太钢、新钢新材。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发展,双碳背景下,工业节能需求潜力巨大,可以说电工钢下游需求迎来历史性机遇,恰逢我国在高端产品技术上也取得巨大突破,我国电工钢发展将迎来黄金时期。

下一篇:19家上市钢企预计净利均超10亿元,宝钢股份预计净利润总额最高! 上一篇:钢铁界的钻石来了!我国又攻克一项卡脖子技术!
©莱月再生 鲁ICP备18046704号-1 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 诚信示范单位 行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