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对俄合作或为中国钢铁国际化的又一举措

对俄合作或为中国钢铁国际化的又一举措

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2-01-06

 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187.5万吨,同比增长26.7%。同期,累计进口钢材1326.7万吨,同比下降29.6%;累计进口钢坯1254.9万吨,同比下降28.2%。2021年前11个月我国粗钢净出口3791.4万吨,净出口量远超2020年,较2019年同期下降6.5%。受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自2020年以来,钢铁行业的对外贸易受疫情的影响不小。然而,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一大增长点。

1月4日消息,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是全球第4大产钢国,资源优势突出,中俄可在矿产资源、国际产能、低碳发展、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合作。

李新创认为,俄罗斯是全球第4大产钢国,2020年粗钢产量达到7340万吨,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钢铁优势明显。


一是资源优势突出。俄罗斯地大物博,已查明的黑色金属矿和合金金属矿资源储量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钢铁行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显示,俄罗斯铁矿石储量250亿吨、含铁量140亿吨,分别占世界的14.7%和17.3%。

 二是能源优势明显。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种类多、储量大,是世界第三大产油国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煤炭储量1600多亿吨,全球第二,是世界上少数自然资源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并且出口的国家。因此,俄罗斯发展钢铁在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三是技术人才优势。俄罗斯钢铁工业起步早,发展历史悠久,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人才积累。此外,俄罗斯国内市场容量较大,2020年俄罗斯钢材表观消费量4250万吨,主要集中于建筑、机械、汽车、能源等领域,俄罗斯未来发展仍将给本国钢铁工业发展带来机遇。


因此,专家表示,中国与俄罗斯毗邻,两国合作有着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钢铁行业之间合作空间大、前景好。中俄两国钢铁行业可在多方面进行合作。

一是在矿产资源合作方面。他说,俄罗斯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每年出口量达到2000多万吨,是中国第9大铁矿石进口来源国;2020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铁矿石1264万吨;但受制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中俄通关能力以及运输成本,近年两国铁矿石贸易量一直未有大幅提升,未来如果能解决以上问题,两国在矿山开发、铁矿贸易方面的合作潜力巨大。

二是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他表示,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北极航道”、中俄天然气管道工程等建设深入推进,中俄在能源领域、5G及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机械及汽车领域,合作将更加密切,未来双方可以考虑,开展国际钢铁产能合作,共建以钢铁为主体、各产业协同发展的中俄友好产业园区。

三是低碳发展方面的合作。专家指出,中俄两国钢铁业应加强非高炉炼铁、氢冶金等低碳冶金技术的开发合作,协作共同开发储能和CCUS等技术。此外,俄罗斯计划于2022年启动碳交易市场,届时将建立碳交易登记系统并与部分国家进行碳交易谈判,而中国已于2021年7月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俄两国可在打通双方碳交易市场的机制上开展合作,适度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是技术人才方面的合作。李新创表示,可以通过共同开展技术交流会议、专业人才培训、人才互换交流等方式,促进两国在钢铁技术、人才领域的交流合作。


下一篇:鞍钢、首钢、唐钢等137项钢铁项目成果获国家认定! 上一篇:【秒懂钢市】中汽协:预计2021年汽车销量约2580万辆
©莱月再生 鲁ICP备18046704号-1 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 诚信示范单位 行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