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1-04-27
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处塑料原材料仓库,贸易商柴铁松正在查看他们的库存情况,他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经营的塑料原材料品种主要有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目前这个三个品种总体库存量在三万吨左右,相当于他们一周左右的销售量,而这也是他们近几年同期较低的库存水平。
贸易商介绍,之所以压低库存,是由于近期价格波动太大,聚乙烯(PE)今年1月份时价格接近8000元/吨,到了3月份的时候价格涨到了9200元/吨;聚丙烯(PP)从1月份的8000元/吨,3月份涨到了9600元/吨;聚氯乙烯(PVC)价格也从1月份的7900元/吨左右,涨到了3月份的9200元/吨左右。而进入4月份,这几个品种价格虽然都有一定的回落,但目前仍处于高位。
塑料价格在高位波动,对于贸易企业来说,在风险控制和资金成本上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据了解,石油是塑料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塑料的价格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今年1到3月份,受供应和需求的双重影响,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了塑料原料价格的上涨。此外,塑料整体需求向好,也支撑了价格。
走进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家生产聚氯乙烯型材的生产企业,生产车间一片忙碌,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企业主要生产用于建筑的门窗边框和房屋PVC瓦片,他们的产品70%都用于出口,由于今年原材料大幅上涨,使得尽管一季度他们企业的订单量增加了30%,但是利润却大不如前。
沈跃儿介绍,今年1月份到现在,他们的产品价格已经上调了两次,但上调幅度远远不及原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这也造成了企业一季度的亏损,这个月底他们计划再次上调产品价格。
而除了这些塑料制品的生产企业,一些装修公司也在承受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在浙江省湖州市一家装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之后,他接到了十几次涨价通知。不光是一些塑料产品,还有钢材、电线、水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挤压了下游企业的利润,那么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哪些,未来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走势呢?
今年以来,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出震荡上涨的状态,能源、金属、化工品基本上都呈现两位数的涨幅。纸浆、聚氯乙烯(PVC)、原油、热轧板涨幅超过20%,纯碱、螺纹钢、玻璃、铜、燃料油、铝等产品涨幅在16%-20%之间。
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加速恢复,经济向好趋势为大宗商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需求环境,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国家在疫情发展和控制上的不同,制造业恢复并不充分,这就造成了制造业产能不足的现实,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来源:网络
编辑:阿莱
联系我们:400-1800-10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莱月赞同其观点,文中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建议。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莱月400-1800-108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