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再生塑料为何淡季不淡
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0-06-15
庚子之年,疫情影响到了各行业也,再生塑料产业亦是如此。开年后企业迟迟未能开工,即便在3月中旬陆续返市,但国内各项经济活动尚未完全恢复,因此上半年的传统旺季对于再生塑料行业来讲基本是略过的。
伴随3月底国外疫情的不断恶化,出口订单大幅缩减,叠加国内刚需自身驱动力偏弱的格局,国内企业已经对今年6月份淡季做了最坏的预期。
但是,真正进入6月份后,再生塑料却表现的比较强劲。
自4月份之后,新旧料价差持续维持在1000元/吨上下,高价差对再生塑料形成强劲支撑。往年4月中下旬后再生PP相关下游企业上半年订单基本交付完成,后期新增订单将逐渐减少,因此对原材料需求转淡。
但今年PP新料在熔喷料的带动下,其价格一度飙涨至近几年历史高位,即便四月中下旬新料报盘趋于理性,但新旧料价差依然高达1100-1300元/吨。大企业习惯了300-1000元/吨价差后,高价差即便在传统淡季仍然吸引了制品厂的不断询盘。
尤其是进入传统淡季的6月份,下游注塑、拉丝等行业刚需转弱,但新料市场的供应压力要好于预期,且原油成本面在持续上涨,多重因此提振下PP新料报盘长期在高位水平。而回料企业表示,
近期优质再生料出货较顺畅,其价格一反常态——在淡季下逆势上行。目前再生PP白透明一级颗粒价格涨至6000元/吨,二级颗粒主流在5800元/吨。
虽说今年环保督察力度不大,企业开工环境相对稳定,但5月25日两会部长通道期间生态环境部长表示将启动今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活动。
5月底以来多个市场已制定相关督察政策,而废塑料企业作为此次监管的重点对象之一。
目前陕西市场企业处于停工观望阶段,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主流市场部分地区已经在开展环保严查活动,企业开工负荷普遍降低。数据显示,5月份再生塑料行业综合开工率维持在33%,但6月上旬其开工率已降至31%左右。场内新增现货减少,部分企业已经在消化库存,货少状态下商家报盘趋于坚挺。
目前新料价格高企、回料货源不多、企业预期向好等多重因素支撑回料市场。再跟企业沟通时,比较欣喜的聊到今年淡季不淡的行情,企业苦笑到旺季也不旺。事实的确如此,虽说目前企业交易量尚可,利润也比较稳定,但疫情期间的行情对企业影响不容小觑,因此目前相对较好的行情亦不能弥补前期的损失。
但值得期待的是,两会新基建、大环保的基调已定,下半年行情将明显好于上半年。
总体来看,国家出台再生资源行业的各项政策,从管理方面可见严打力度之大。那么再生企业应该跟随国家步伐,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只有加强企业自身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条件,规范经营,注重环保,才能走得更远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