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2020全国两会看“钢需”,钢市释放重磅调整信号!

2020全国两会看“钢需”,钢市释放重磅调整信号!

来源于:莱月再生 发表日期:2020-05-25

备受瞩目的“两会”,在疫情影响下,从3月延迟至5月下旬。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当前形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和今年的政策取向,并提出相应的预期目标。

从两会政策来看,政府报告今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低于了市场预期。另外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字数不多,但是亮点不少。特别是“‘六稳’、‘六保’”更是成为了两会最热的关键词之一。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全国“两会”政府报告要点

1、调整外籍船舶修理废钢处置政策,保护和发展修船业
来自中国船舶集团的两会代表委员建言:调整外籍船舶修理废钢处置政策、加快海上浮式储油基地建设、解决邮轮产业“卡脖子”问题等。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修船国家,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0%。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董强提交了 《关于修船废钢的海关监管由“一般贸易”改为“修船除外”的提案》,建议采取过渡办法与远近结合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修船企业修理外籍船舶产生的废钢等固体废物处置问题。

目前,我国修船行业年创汇30亿美元,提供直接5万个就业岗位。保护和发展修船业对当前落实“六稳”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修船企业普遍积压了大量修理外籍船舶拆除的废钢等固体废物,总量已超过10万吨,而且还在继续增加。这个问题已使中国修船企业的持续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2、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有利于进制造业生产和投资的稳定。挖掘机、机床等产品产量4月份较快增长,反映投资需求对制造业的拉动有所显现,后期消费需求的逐步复苏也将带动制造业生产继续改善,相关行业的用钢需求有望温和回升。

3、提高专项债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

4、“两新一重”建设新基建
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5、 加强新型城镇化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6、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7、重大工程建设
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8、区域发展
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翼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9、有效投资扩大有利“钢需“
对于钢铁行业,2018年报告提出再压减产能,推动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仅提超低排放改造;2020年,去产能阶段性结束,政策的作用逐步淡化,钢铁企业和市场的力量相对更强,需求端的变化可能成为影响行业的主导力量。

财政规模扩张,货币政策放松,扩大有效投资,加上各项改革释放发展潜力,两会后各项细化政策预计进一步实施,将为钢材需求带来利好,钢铁企业及钢贸商要从两会及后期政策中寻觅商机,并争取政策方面的支持。

10、污染防治
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报告认为,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
下一篇:废钢库存三周累库 日均消耗年内新高 上一篇:中国改变政策方针以填补其铜废料缺口
©莱月再生 鲁ICP备18046704号-1 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鲁公网安备37028502190295号 诚信示范单位 行业认证